close
什麼是無痕山林運動
『無痕山林運動』源於美國無痕旅遊之概念(Leave No Trace),因為當時的研究顯示,呈倍數成長之登山、健行、露營等活動的遊憩使用率,逐漸造成生態遭受浩劫等現象。
為了讓我們及後代子孫可以享有美好的山林體驗,教導大眾對待環境的正確觀念與技巧,減少山林的衝擊,亦是極重要的思維。
然而台灣的『無痕山林運動』因剛起步,雖有許多登山及保育等環境關懷人士的推廣,仍有許多民眾不瞭解這些觀念、或不知如何具體執行,因此希望能夠藉由產、官、學界共同的參與及努力,發展出台灣環境關懷運動,讓山林的愛好者在親炙土地的同時,亦能不對山林環境造成衝擊,這即是無痕山林運動的由來。
 
為什麼要推動無痕山林運動
台灣全島山巒層疊、溪谷縱橫,是全球高山密度最大的島嶼之一,不僅3,000公尺以上的高山超過200座,3,500公尺以上山岳更達48座之多,目前台灣的登山運動漸趨普及,根據統計資料顯示,觀賞自然景觀與野外登山、健行已成為最受國人喜愛的十大遊憩活動之一。
然而,登山活動亦有相同情形,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步道所受到的〝踐踏〞衝擊,因為〝踐踏〞導致土壤硬度增加、地被植物及土壤中生物的死亡、土壤流失、步道寬度增加、植群根系裸露、路基塌陷等環境的影響。
因此山林的保護應是全民應有的責任與義務。為降低民眾對自然環境的衝突與破壞,『無痕山林』的概念及行為,應廣泛被全民所認同及推動,藉由有環境責任感的旅遊方式,讓國人共同為台灣美好的山林盡一份心力。
 
七大準則與行動概念
『無痕山林運動』主要在提醒我們應對所處的山林環境善盡應有的關懷與責任,以儘可能減少衝擊的活動方式與行為,達成親近山林的體驗。這些減少環境衝擊的方法,初步歸納出七大準則,適當地運用這些山林中的活動準則,可以能讓喜歡戶外的民眾,在享受自然生態之美的同時,亦能減少因活動所對自然環境、野生動植物及其他使用者所造成的衝擊。
 
LNT七大準則內容及其為保護環境所要求之重要注意事項如下:
一、事先充分的規劃與準備
在山上,人們的行為難免會影響到當地的環境,足跡的踐踏及遺留下來的垃圾,對於當地的生態可能是場浩劫。以下幾點提供您參考:
1.瞭解你即將前往的地區獨特的生態環境,以及相關的特殊管制規定。
2.對於嚴峻的氣候、可能的危險以及緊急事故的應變要有充分的準備。
3.規劃旅行日期,盡量避開熱門時段,以降低對環境的集中負荷。
4.以小隊伍的方式旅行,將大團體拆成4-8人小隊伍。
5.使用地圖與指北針定位,減少路標、旗幟及其他人為記號的使用。 
 
二、在可承受地點行走宿營
踐踏會破壞植被的生長,並造成土壤侵蝕與地表的流失,因此請在已規劃好的步道及宿營範圍內活動,避免破壞步道及營地周邊脆弱的植物及地表;
不走捷徑,並儘可能留下最輕的足跡。
1.堅實的地表包括既有的步道、露營區、岩礫石地、乾草原或者雪地,這些地表能承受重複的踐踏及使用。此外,好的紮營地點是用「尋找」而來的,而非「創造」出來的,不要改變地表來符合人們的需要。
2.遠離水邊適當的距離(約70步)露營以保護當地的環境,也讓動物有使用水源的機會,用較大型裝水器具一次裝多點水,以避免往返的次數。
3.當去原始而人跡罕至的地點時,則要盡量分散人為的使用與干擾,避免製造出新的路徑與營地。拔營時將營地回復原狀,以避免他人使用相同的區域紮營。
4.不要將地表的有機物如樹葉等移除,有機物能降低踐踏對地表的衝擊、避免土壤硬化、供給植物養分及減少雨水的侵蝕。
 
三、適當的處理垃圾
人類所遺留下來的垃圾對環境衝擊相當大,請盡量把垃圾帶下山。此外,有些人誤以為可腐化的果皮、菜渣就可以倒在野外,然而外來的垃圾就像外來種一樣,有可能會改變當地的生態、養分與能量循環,並為當地帶來外來的病菌甚至農藥等問題。
1.事前計算好糧食的份量,避免留下廚餘。
2.將所有垃圾打包並帶出野地,詳細檢查營地或休息點是否有遺留的垃圾或食物殘渣。此外,盡量不要購買過度包裝及小袋包裝的食品,可減少要帶下山的垃圾。
3.要大號的時候,在距離水源、營地或者步道適當的距離(約60公尺),挖一個20公分深的洞來進行,並加以掩埋、偽裝與恢復原狀。
4.將用過的衛生紙或其他衛生用品帶出野地。
5.洗澡或者清洗餐具,提著水到距離水源適當的距離進行,使用可自然分解的肥皂或物質,菜渣過濾後,再將洗過的水倒掉。
 
四、將你發現到的任何事物保持原狀
對大自然來說,「累積破壞」是非常嚴重的。珍貴的漂亮野花,雖然一個人只摘一朵,但是十個人摘十朵,一百個人去摘花,美麗的花朵可能從此消失了。喜歡一樣東西應該是讓它在野外不斷繁衍與保存下去。
1.保存過去的原貌:對於古老的歷史或文化的遺產和物品,仔細觀察檢視,但不要加以觸摸。
2.將你所發現的東西包括岩石、植物或其他自然的東西,保留你發現他們時的狀態。
3.避免引入或帶來外來種。
4.不要建造任何建築、家具或挖掘溝渠之類的人造設施。
 
五、將營火的影響減到最低
營火的溫度高達上千度,可能讓生過火的地方很久都長不出任河東西,在高海拔及寒冷的地方,因為溫度低植物生長緩慢,被燒掉的木柴要花更久的時間才能長回。
1.在中高海拔地區,營火可能造成持續性的影響,使用輕便爐具來炊煮,並在夜晚享受蠟燭的照明。
2.在准許生營火的地方,使用既有的爐架、爐灶或既有的生火地點。
3.撿拾地上可以用手折斷的樹枝,生一個夠用的小火就可以了。
4.將所有的樹枝和木炭燒成灰燼,再將冷卻的灰燼將以分散,恢復舊觀。
 
六、尊重野外的生命
讓動物吃垃圾廚餘及餵食動物,會改變野生動物的習性,牠們也將失去在大自然中謀生的能力。
1.在適當的距離之外觀察野生動物,不要跟蹤或嘗試接近牠們。
2.絕對不要餵食野生動物。餵食將破壞牠們的健康、改變牠們的自然行為。
3.在某些特別時期如求偶期、築巢、生育、照顧幼子,或者冬天的時候,不要接近野生動物。
4.儲存好自己的糧食與垃圾,以保護自己與野生動物的安全。
5.隨時控制好自己帶來的寵物,或者乾脆不要將寵物帶至野外。 
 
七、尊重其他旅行者的權益
在山林中高歌一曲也是令人暢快的事,布農族的八部合音(祈禱小米豐收歌)更是被譽為天籟,但是我們也應考慮到其他登山客(遊客)、山裡「原住民」(鳥獸)的權益。
1.尊重其他的旅行者,及他人旅行的品質。
2.保持應有的禮貌,讓道給其他步道中的旅行者。
3.讓自然的當地聲音成為旅行的聲音,避免喧嘩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u 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